这是针对英文原版页面的中文翻译。

为什么假装反方对找到真相没有帮助

假装反方的意思是通过模拟假想对手的辩论来挑战某种立场。我经常在访谈的 Q&A 环节遇到这种情况,而许多人相信这样做能很好地检验一个有争议的立场。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把该有争议的立场置于弱势地位。

假装反方还有一个间接的方法:“假设我维护了你的立场,如果有人说了如此如此,我该怎么回复呢?” 这样比通常的假装反方友好一些,假装的反方会直接说如此如此,但是它们的效果一样。

狡狎的敌人会有意地阻碍他们反对的立场。这些狡狎和恶毒敌人(让我们称之为“反方”)不想让我的观点被大家正常听到,尤其是这些反方认为我的观点是对的而大家可能会同意这些观点。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让我的观点被大家了解。

这些对手通过歪曲我的话来达到目的:他们会提供一个误导人的语境,让我的话看起来的意思和我原本的意思不同。如果成功了,这会迷惑听众并把他们的注意力从原本的问题上分散开,实际上就是让问题无法正确展现。如果这让我的话看起来变成听众会遣责的东西,而且是大家都不赞成的东西,那么我可能需要解释很长时间才能重会正轨。这样或者时间不够,或者听众已经失去专注度。

即使我成功摆脱了第一个误解,狡狎的敌人还会抛出第二个、第三个。如果他比我还善长词令,那么我可能就没有机会把我的观点展示出来。如果我压力上头、前言不搭后语,那么敌人会觉得胜利了。对手并不在意是我的立场消失了,还仅仅是我个人消失了,他们只要听众拒绝我的观点。

如果你不是一个真正的 “对手,”而只是假想对手,那么你实际上并不想阻止我表达我的本意。但是你可能在不经意间阻止了它。做为假想对手意味着即使你没想敌对,你也表现为敌对。一旦你决定象对手那样说话,你就可能会尽力做好此事,你会极力模仿最难缠的对手:他们的目的是反对而非获得真理。

如果你知道这些对手曾经对我说过什么,或者你很会想象他们,那么你会和他们说的一样。这些话会转移听众的注意力并阻止大家思考问题,就象真正的对手那样。但是如果你不是我的真正对手,那么结果可能不是你真正想要的。如果你的原意是要让问题显现,那么你的方法适得其反。

我在许多方面的言论和常规的立场相对,而且我也不期待没有对问题--包括问题的论据--做过深思熟虑的人会同意我的看法。实际上,由于人们对常规的立场耳熟能详,他们几乎无法把它们置之度外。要判断正误就需要刨根问底。

有利于挖掘真相的问题是狡狎和恶毒的对手不会提出的,而是那些未做决定并爱思考的人们会提出的 (1)。这些问题鼓励分解要讨论的议题,这样人们就可以查看该议题各个方面的各种可能性,它们的含义,它们的关联。这和假装对手大不相同。

因此,我建议你们采用 “探讨问题” 的目标,而不是假装对手。如果你被问及如何回答带敌意的问题,本文也许就是一个好的回应。


脚注

  1. 作者使用性别中立的单数第三人称代词 “person、” “per、” 和 “pers。”